对于很多面向全球的国际化企业而言,对供应商提交的多语言翻译内容安排审校已经成为标准实践,可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使得很多审校工作中的投入始终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里到底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又有哪些优化提升的好办法呢,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
常见误区
- 谁有空谁来:大部分情况下,企业都会安排具备母语能力的内部人员负责多语言内容审校,但由于相关人员平时并不参与翻译本地化的专业工作,因此多语言审校就成了额外的工作量,这就导致随机分配任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做虽然能使得审校工作得以持续运转,但却完全破坏了之前审校人员延续下来的标准从而导致大量风格和偏好不一致的修改产生。
- 人多力量大:国际化企业内部愿意参与和支持多语言审校工作并具备相关能力的同事一定不会少,但如果这时候认为参与的人员多多益善那就反而会陷入另一个误区:不管是多人分段审校同一篇内容,还是多人相互交叉确认审校结果,都有可能导致大量的风格与偏好冲突,并在反复确认拉通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 审校改得多就是翻译质量差:我们针对大量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以及不同需求类型的典型客户审校反馈案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溯,发现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约占到审校反馈90%以上的修改都源于审校人员对译文的个人偏好或是脱离原文对译文进行的创写,并非真正的翻译错误。同时审校人员对于审校的理解和态度也对审校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审校确实可以确保译文的基本质量,但审校修改量的高低与翻译质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完全避坑指南
多语言审校的工作对于保障多语言翻译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保证和优化审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变得尤为关键。以下建议或许能对您有所帮助:
- 明确审校标准。审校工作中绝大部分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审校标准,所以负责审校的人员往往从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对译文进行修改甚至创作。提前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则就能让审校工作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且容易达成,其中最简单可行的就是从术语做起:维护一份稳定的术语表,并围绕术语进行译文的审校确认。
- 固定审校人选。就像固定译员对稳定翻译质量的作用一样,对于长期持续的审校工作,尽可能固定人选能够大大降低沟通和学习成本,同时保证个人风格和偏好的一致性,保证审校结果的稳定。
- 持续优化原文。审校过程中之所以容易出现大量脱离原文的译文修改主要是因为审校人员认为译文没能在具体的环境下体现应有的可读性,但实际上在技术翻译的环境下,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准确”是最重要的,而且译员不可能像大多数企业内部的审校人员一样具备极为丰富的产品知识和操作经验,也就无法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写。此外,由于多语言的审校是根据特定的语向修改译文,因此只有贴近用户体验、可读性高的原文才能从源头上提升所有语向的翻译质量,避免各个语向中大量一次性且不可控的译文修改。
- 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翻译如此,审校亦然。对于长期大量稳定的翻译审校需求来说,聘请第三方服务评估机构按照专业的规范标准进行译文审校与质量评估就是一种既高效又可靠的方式。当然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贵。
- 做好译文管理。这看起来与审校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有可能对审校工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译文在管理过程中有被意外篡改的可能,那么多语言审校中持续投入的各种努力将会付之东流,多语言翻译质量的提升优化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确保译文的闭环管理是开展任何多语言审校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结语
高质量的多语言审校不仅能帮助国际化企业对翻译质量做好评估和验收,更能为翻译质量的提升和翻译业务的优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良性互动和增加互信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每个业务场景的情况都大不相同,任何语言业务层面的优化都不可能按照模板一蹴而就,如果想要真正把审校的实践走通走顺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就需要合作双方一起通力协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进发。